梦见已故的长辈会是什么兆头(梦见已故长辈的暗示寓意)
王弼有言:“物无妄然,必有其理。”
一切事物的产生,都不具有随意性,凡事都有它必然的道理。比如我们遇到什么人,碰到什么事儿,都是有关联的。
哪怕是我们不以为意的“梦境”,也都不是随随便便出现的。凡所梦境,必有其理。所梦之物,必有缘由。
梦境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说过,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。梦是有意识看无意识的一扇窗子。
直白一点来说,我们有着什么样的欲望和追求,这些欲望和追求就会编织成一个看似虚幻的梦境。可实际上,这些虚幻的梦境,皆是跟现实有关的。
比如我们梦到已经故去的父母和亲人,难道这些梦境的画面就是虚假的吗?其实,梦境的画面,本就跟我们的记忆碎片有关系。
没必要对梦境感觉到恐惧,也没必要忽视梦境中发生的一切。因为梦境的出现,或多或少都是一种“心理”上的暗示。
原来,时不时梦到早已故去的父母和亲人,往往有这些暗示。
一、对于亲人的极度思念。
俗话说:“日有所思,夜有所梦。”
对亲人过度思念,就会在有意或者无意当中,调动跟亲人有关的记忆。这些记忆只要一出现,势必会对我们的梦境造成影响。
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,梦境出现的内容,都跟最近一个星期所接触到的人与事儿有关。
据说,在小的时候,弗洛伊德就因为尿床而被父亲骂了一顿。等他长大后,又想起了这件事。当天晚上,他就梦到自己跟父亲去了火车站,还到了车站的厕所解手。
对于此次做梦的情况,弗洛伊德就提出了一个观点,梦以一种幻想的形式,让人体验到这种梦寐以求的本能的满足。
说到底,这都跟日常的“思念”有关。要知道,人是特别念旧的生物,同时也比较重感情。这个时候,梦到亲人就不可避免了。
二、接触到跟他们有关的物件。
有心理研究者做过这么一个调查,发现人们的所思所想,以及思绪的变化,都跟接触到的“物件”有关。
接触一些老旧的照片,我们会回想起照片当中的人与事儿;接触一些旧物品,我们会回想起跟这些物品有关的一切事儿。
我们常说的“睹物思人”便是这个道理。没有一定的物件,就不会牵引起一定的思虑。所有思虑的牵引,都是“人”与“物”相互接触的必然结果。
为什么有些人在拜祭完祖先之后,就会梦到以往的事儿,甚至梦到这些故去的人?就是因为他们接触到了跟祖先相关的物件。
有心理学家说过,梦境,把遥远但相关的记忆连结起来并强化成一个故事体。
直白一点来说就是,只要这些记忆在我们的脑海当中,相信这些记忆就会被所接触的物件带动起来,从而产生如“故事”一般的梦境。
三、家庭发生一定的变故。
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认为,梦在某些情况下是心理冲突的显现。
到底什么是“心理冲突”呢?两个字就能概括——矛盾。我们内心所想的,跟日常所看到的,所接触到的一切人与事儿,发生了一定的冲突。
比如说,家庭的兄弟姐妹,在父母离开后,就变得不重视亲情了。对于这种情况,我们痛心疾首,慢慢地就出现了“矛盾”的心理。
这种矛盾心理的出现,是“梦境”的成因之一。这当中有两个假设,首先,家庭出现变故是“因”,梦到故去的父母是“果”。其次,梦到故去的父母是“因”,家庭出现变故是“果”。
一般来说,第一种假设是符合心理学逻辑的。而第二种假设,那是不符合主流的说法的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迷信说法”。
对于“梦到故去的亲人”这件事,我们没必要想太多。只要人之心理出现“矛盾冲突”了,家庭有问题出现了,自然就有“梦境”产生。一切,都特别正常。
写到最后
梦境,既是现实的,也是虚幻的,关键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。但有一点是无法否定的,那就是梦境的出现,跟人之现实的心理息息相关。
为什么处于困境,且特别忧伤的人,他们梦境的背景色调会比较阴暗?为什么处于顺境,且心态愉悦的人,他们梦境的背景色调会比较鲜艳?
这都是“人脑”以及“欲望”相互合力的必然结果。情绪,会调动不同的欲望。而不同的欲望,会编织成不同的梦境。
所以说,梦到已经故去的亲人,并不是坏事,也没必要大惊小怪,这都是正常的现象。我们只需要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就行了。
一切梦境,皆源自于过往以及当下的现实。
文/舒山有鹿
相关阅读
- 最新更新